跳转至

杨希杰的随笔记 | 前言

200114

为什么要写这个呢?身边发生的事情很多,自己的感想也很多。偶尔地,一个想法冒出来,过一会便会烟消云散,可是多久之后看来,那个想法不可多得,却忘记了,怎么也记不起来。

很简单,就是想记的时候记一点。仍记得刚刚开学时,我宁愿在骑车时停下来,随即记录我那看起来可能很幼稚的想法;而现在,这已然成为一种习惯。

半年,大概12k字,没有什么直观的感觉,只是觉得,应该有不少条吧,再看起的时候也会有新的感触吧?(在自己重新读的时候,自己都能被感动。这,就好像为我一个人定制的散文。)发出来,大家也能看到,如果带给你一丝启发,那真是太好了。

其中完全带双引号的,是自己遇到了好的句子,出自他人之口,我也只是记录。没有附带他人的姓名,感觉有些抱歉。

最后用一句摘抄的话结束吧:“通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,整理内心的混沌,是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。”--坚果云

ps1:

在18年及以前,我都是记日记的。每天晚上,回顾当天的事情,回顾昨晚的梦境,都让人觉得这一天很棒,然后更加期待明天。自己写的日记,之后多半不会去看,只有要想起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情,什么时候产生什么感触,才会去搜索它、回忆起它;写日记,为的不是去看它,只是为了写,将一天的事情过一遍,不至于忘记太快。

记得高一的时候,一天只写几行话,只是简单记录一天做了什么。到了高二,那是做梦最多的时候,一天的日记,简单都在一千字,在别人可能已经睡着的时候,我还要在被窝里面编织我的故事。偶尔想得多了,两千字,三千字也是顺手拈来;很简单,很自然,你不消去构思,去考虑什么,你的心情就是你的线索,你的感触就是你的波澜。写着写着,一天的“往事”在脑内浮现,很美妙。

后来因为一些原因,写不了日记了。毕竟高三,每天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拿来刷刷题也是再现实不过了。刚刚开始还用笔和纸记,后来也放弃了,就干脆不记了。

高考完,一直没有记日记的想法,可能,我也觉得,这样“很方便”,每天都腾出来时间,毕竟每天过得也就那样,没什么意思。

可是还是想记。那就记吧。最早开始的是“随笔记”,就是下面你会看到的,记录自己的感想,记录自己的想法。后来,总觉得都已经这样写了,不如就写回日记吧。可是说实在的,以前的日记格式大抵一天做了什么,后面加上自己的心情。做了什么并不是那么重要,对于个人来说,自己的感触更加重要。于是我想着,把两份记录分开来做。后来觉得,这样很不错。

一天干的事情,大概这么写。只是列举每天做的事情,用逗号隔开,用括号添加东西。

随笔记,就往上记。

这学期还在Moments一直写“今日”。本来是只写开心的事情,可是这样太不真实了,于是也一种记录,一种能够分享给别人的、自己觉得很重要的记录。(第一次写是11月7号,微积分期中考试的前一天。现在也算是一种习惯了吧。)

ps2:

再安利一下WPSNote,真的好用。界面简洁,功能齐全;支持云同步。当然最有用的功能在于手指滑动可以直接选中文字(不然你得移动两个光标才能选中,太麻烦了),还有撤销功能(期许微信消息框旁边也有撤销)。很简洁很简洁。还可以在桌面添加Weights,直接从桌面点击进入,不能再方便了!

ps3:

推荐大家少用删除,用剪切,这样万一自己删错了还有救。

ps4:

为什么发的文章都不用秀米排个版呢?因为我懒,没别的原因了。